咨询服务热线:4007000700
027-87275172
当前位置:首页 »自主测绘装备的“后一公里”

自主测绘装备的“后一公里”
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人气:-发表时间:2015-04-14 11:46:00

“后一公里”,近年来,这一概念逐渐被一些行业所引用,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后且关键性的步骤。它体现的是一件事情越是到后,就越需要坚持、需要落地,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。在此,谈一谈关于自主常规测量仪器领域的“后一公里”。

科技是生产力,科技从诞生到终转化为生产力,产生社会价值,还有关键的“后一公里”。对于中国自主测绘装备来说,一项技术和产品要真正带来价值,需要两个步骤,一是技术的突破,二是实现普及。前者固然不易,后者更需要多个条件,包括良好的稳定性、低廉的价格、的服务、批量的生产等。否则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变革。新的技术出来固然让我们兴奋,但距如何落地、系统性地服务人类社会这“后一公里”实际还有距离。

全站仪也是如此。1995年,南方诞生中国台电子经纬仪ET-02和全站仪NTS-202。经过几年的更新换代,对光学、机械、电子的不断磨合改进,又把成本降到低,才出现了第2代的NTS-352系列。这时候全站仪的稳定性大大提高,而且能够实现大批量的生产。之后,南方全站仪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,进而在中国开始大量普及。等到第三代的编码、免棱镜等技术诞生,经过相对短暂的磨合到成熟,它又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主流。技术越是积累越有足够的发挥空间,积跬步以到千里,我们现在的高精度导航领域广泛应用的RTK、动态、多频、多星系统、CORS都是同样的过程。

有人会说:“技术的磨合然后到成熟,到底是在折腾啥?国产能折腾出国外的高端水平?”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,国产测绘装备到底在做什么。

这里的核心思想是:是否能用低的成本,地解决问题!理由很简单,太贵了,一些人认为国产不值得;太差了,人们认为不可靠,不能要。这是我们的“国情”。但是自主装备的厂家是尽自己之力解决问题,而且对进口的高端设备,多是参考,不是抄袭,还要保证价格优势。当问题解决之后,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。而且一旦“通了”,不只是解决了问题,还拥有了自主的技术,性价比极高的自主技术!这就是竞争力!

当价格低廉、性能稳定的产品投到市场上,会带来什么结果?来看一下。进口全站仪一年在中国有几千台销量,而南方一家,一年有5万台。可以说,这固然得益于初自主技术的诞生,更得益于“后一公里”脚踏实地的磨合、稳定和普及。南方的自主产品能踏踏实实地一路的变革,原因也在这里。这是市场的选择,是真正的立足之本,尽管不容易,但这条路一定要走。这个磨合过程,相信也是每个厂家的必经之路,无捷径可走。

就当前南方推出的国内高精度全站仪来说,在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之后,依然进行了长久的磨合才推向市场,这其中也花了大量时间对很多细微的环节和工艺进行了磨合。要做成高精度全站仪,这其中的改变是全方位的。就机械结构来说,要求就提升了很多,为了保证水平角度精度的提升,竖轴旋转,由间隙带来的晃动要降低到小,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,我们就尝试了多种方案,后设计成密珠式无间隙竖轴,要在两寸见方的轴系上安置150粒公转轨迹不同的钢珠,和30颗端面上的钢珠来配合做滚动运动。如此精细的工序只为消除这仅有的不到0.002毫米的轴间隙,实现稳定运转,不卡轴、精度高。同样,类似改变会逐步延伸到横轴的同轴同心和超高几何精度、补偿器补偿精度、仪器的精细微动结构等等。当然,这背后需要有大量的人员、技术、设备的支撑。只有每个环节都仔细认真地去对待,才能出现解。

高精度全站仪目前实现量产,南方两大主力工厂的研发们有体会。长期趴在研发一线上才换回来这一点一滴的改变。不过大家都很清楚,该走的路一定要走,这是正道,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和接受。只有坚持走完不平凡的“后一公里”,才会实现新的普及,带来新的力量。

此文关键字:自主测绘装备的“后一公里”

相关资讯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