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服务热线:4007000700
027-87275172
当前位置:首页 »中科院汶川地震区域五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发布

中科院汶川地震区域五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发布
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人气:-发表时间:2013-05-13 11:08:00

   据新华社消息,在四川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,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发布了对汶川震区5年来城镇重建、滑坡泥石流灾害、堰塞湖、生态恢复等情况的遥感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。 

 
  对震区城镇重建的监测显示,5年来北川新城、汉旺、擂鼓和南坝等12个乡镇区域的重建取得了重大成就。震后临时安置房在2010年后基本拆除,2011年城镇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,灾区学校、道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改善,城镇建设布局更加合理;映秀、擂鼓、南坝等山区乡镇基本在原址重建,5年来周边生态环境整体上有了很大改善,道路、交通、河道基本恢复正常。
 
   对震区13个重大滑坡群的泥石流发展及植被恢复状况的监测显示,5年来,泥石流灾害频发,但强度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;震后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逐步恢复,目前大型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已进入缓慢发育阶段,但仍有部分滑坡体存在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风险。对震区36个堰塞湖的动态监测表明,堰塞湖风险已完全解除;5年间未发现新增堰塞湖;未完全疏通的堰塞湖库容量已有效减低,坝体因人工加固、疏导或自然冲刷等因素,已十分牢固。
 
  对北川、青川、汶川等12个重灾县市农田受损和恢复情况的监测显示,由于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损毁的农田只有20%左右得到了恢复和耕种使用。遥感监测还显示,地震导致灾区植被覆盖度减少6.5%,到2011年已恢复了4.4%。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植被生态系统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 
  据悉,汶川地震发生后,中科院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系统,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应急监测与灾情评估。随后,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于2009年、2010年、2011年、2013年4到5月连续开展了震区遥感动态监测。
此文关键字:汶川地震   中科院遥感监测

相关资讯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